【報導】 客家應是自然而然——自然而然劇團採訪
談起和劇團藝術總監卡霞的相識過程,自然而然團長鄒雅荃笑著說道,「在波蘭擔任交換 學生時,我遇到卡霞。」面對外國人的攀談,「你從哪裡來?你的家鄉有什麼?」可能是每位 留學生的共同記憶,但這需要先對自己的歷史、文化有一定的瞭解。身為新竹竹東客家子弟的 鄒雅荃補充道,「當時我做了一個關於臺灣文化和波蘭文化的差異,用外來者的視角觀察波蘭 當地的文化,其實也是透過他者去映照自己的文化。」 這就是鄒雅荃尋找自我文化認同的開始, 也因為在波蘭擔任交換學生的經歷,讓她決定在 2014 年與卡霞共同成立自然而然劇團。 貼近土地 + 在地文化 = 創作靈感 「卡霞是波蘭人,所以劇團前兩部作品《沙地》、《艾玲》,都是以她的家鄉波蘭作為文 化基底。」而觀眾們的熱烈反響,引起鄒雅荃對於臺灣這片土地的思考,「既然這個劇團在臺 灣,作為這片土地上的我們,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?」 經過長達兩年的醞釀,鄒雅荃終於 在今年推出由《什麼怪東西》、《綠森林》、《月球日記》組成的自然童心三部曲。其中,才剛結束客家桐花祭演出的《什麼怪東西》,運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呈現手法——「環境劇場」,